多年前公司组织到上海旅游,意外发现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交通方面的差距不同,落地后上海的士司机已习惯用打车软件,而深圳还在使用传统方式接单;苏、杭、上海等长三角城市之间动车与高铁交互穿行,两小时生活圈已趋于成熟;深圳北站高铁站还未投入使用,省内多市城际互联还未形成规模;以黄浦江、陆家嘴、外滩形成的湾区带聚焦无数商贾的眼球,而珠江两岸除横亘多年的交通要道——虎门大桥时常拥堵让人们印象深刻之外,湾区字眼过很陌生,西岸期许以东岸,东岸一筹莫展于西岸,人们期盼美好珠三角由来已久。
如今的珠江两岸已不可同日而语,她有一个气派的名字——粤港澳大湾区,她有一个远大宏伟的目标——将成为自东京、旧金山、纽约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
2010年8月26日,国家正式批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整体发展规划》,2015年前海蛇口自贸区正式挂牌,之后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两个自贸区也相继成立,由此便形成湾区以粤港澳经济体为主的三足鼎立区位框架。
自由贸易区
中国自贸区数量自2013年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后,目前已达12个,内地7个自贸区于2017年设立,其余位于东南沿海城市,依次分别为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和海南,而位于广东自贸区涵盖(南沙、前海、横琴)三个片区,分布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湾区位置。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 设置前海深港合作区,服务港商外资。相关消息显示,截止3月前海注册港资企业40038家,占全市外资企业7成以上。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500万,地址托管挂靠前海商秘,主要以金融、科技、物流、信息、环保五类,对口专业服务、港口、航运和其他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推进深港经济融合发展,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生产性服务业中心、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和国际性枢纽港。
广州南沙自贸区 南沙2018年新增企业注册数37964家,同比增长76.2%。企业入驻以现代航运物流、金融、商贸、科技、海洋经济和高端制造等产业,前期基建起步区为灵山尖岛——明珠湾。
珠海横琴自贸区 含澳门企业1461家,已注册港澳企业2787家。企业注册与入驻重点旅游休闲健康、商务金融服务、文化科教和高新技术等产业。重点规划建设马蹓洲水道一河两岸经济带。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一句人们都熟知的不二法则。
2018年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如彩虹般飞跨连接港珠澳,斜拉索塔上的中国结象征着“三地同心”。珠江西岸不再守望虎门大桥,珠江口和伶仃洋交汇点平添一处美丽风景线。今年四月公司组织参观考察大湾区建设,在澳门环岛游轮船上近距离目睹了世纪大桥的宏伟丰姿。
道桥铁路
南沙大桥于4月2日建成通车,是继虎门大桥又一穿越狮子洋通往珠江西岸的过江大桥。天公不作美,参观当天途经大桥时雨雾连绵未看清其真面目。大湾区道桥已多联互通,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黄埔大桥、广深港高铁海底隧道,在建深中通道(2024年开通),以及远期规划莲花山过江通道、深珠(伶仃洋)通道、虎门三桥等将合围形成湾区交通的主动脉。
据相关媒体信息显示,日前深圳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获批,深国铁网络三主四辅、双十字,规划新增西丽和深圳机场高铁站。将继续以已开通的广深港高铁、即将开通深堪高铁、穗莞深城轨率先打通湾区11城市1小时生活圈城际通道。将来铁路交通近期、中期、远期规划都将围绕、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城区立体交通网络,打通断头道路纵横交错快速融入贯通为主线,尽快融入国家高铁八纵八横组网模式。
港口码头
湾区客货港口接连开通,4月26日深珠水上巴士开通运行,全天16班次往返两地,珠海到达深圳机场码头福永联检大楼仅需60分钟。中山市翠亨新区为深中通道重要链接城市,称之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西岸桥头堡,中山港至香港、深圳机场等客运航线已开通运行。
在顺德停留的短暂时间,早起在江边散步,对岸容奇港(曾为省三大内河货港之一,为现已搬迁移名至顺德港)货船往来依旧一片繁忙。以港口、码头为中心的商圈、生活圈日渐成熟。整个大湾区港口有深圳蛇口邮轮母港,南沙邮轮母港(拟今年11月开港运行)、珠海九洲港、香洲港,顺德港等对接香港机场空港和中环,深圳机场形成海上交通网络,随着航线逐渐开通,航道交互便捷通过水上巴士货运可方便直达港珠澳深广等地。
敢为人先,勇立潮头。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斐然,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做为桥头堡的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继续为中国经济腾飞做出表率和贡献,也必将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习近平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住青山留着绿水,高、重污染产业关停转型,河长制度建立与落实让河道两岸景观设置具有生态、开放、现代、宜居。
粤港澳地区临海水系发达内陆河道丰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融通,交通带来的便利将平衡湾区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空间,依山傍水是许多人择地而憩的首要条件,会否昭示着未来临岸而居将成为人们理想生活的终极生活目标和追求?
随着深圳发展西移至前海蛇口,自己工作中有关企业注册也因职能部门任务分配调整,多次到访和接触前海蛇口管理局,对深港前海合作区和自贸区发展了解偏重于其它,在此分享仅与同事交流相互学习。在此,也感恩公司和董事长关心支持并给予员工走出去拓展视野学习的好机会!